人工智能已經進入人類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不管是文化、藝術、娛樂、教育、衛生、交通,還是生產、商業、金融、軍事、安防等,無不受到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和沖擊。
智能機器人的研究和發展已經與人工智能的發展密不可分,成為助老助殘、醫療健康、安全防護、倉儲物流、智能生產等各個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最成功的典型代表。
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良好的發展前景,也帶火了剛剛進入教育部本科目錄不久的機器人工程專業。
機器人成產業新熱點
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是當下最年輕的專業之一。當下的機器人熱,其實是智能機器人熱。
智能機器人與缺乏自主智能的早期機器人有何不同?舉例來講,如果讓一個缺乏智能的早期機器人走出一個迷宮,往往需要通過遙控或編程設定行進路線來實現。而智能機器人則可感知周圍環境的變化,自主對行進路徑進行判斷,像人一樣邊摸索邊行進,從而具有類似人類的自主智能。這樣的智能機器人已出現在人們身邊,如物流分揀機器人、導覽機器人、迎賓機器人等。而這些還只是智能機器人最初級的發展成果。
就在阿爾法狗大戰世界頂級圍棋選手之后的一年,一款名為索菲亞的機器人再次引起世人矚目。與只擁有冷冰冰算法的阿爾法狗不同,索菲亞不但擁有人類女子的面容、豐富自然的表情,還能用語音與人們從容幽默地對談。在人工智能的催化下,機器人工程研究正將曾經的科幻場景一步步變為現實。
北京工業大學機器人工程專業負責人于乃功教授認為,現如今,智能機器人的研究和發展已經與人工智能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人工智能的發展促進了智能機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智能機器人的發展需求也促使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提高與發展。人工智能是智能機器人的支撐和保障,是其靈魂,智能機器人是人工智能實現的主要載體。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展機器人產業。業內專家認為它是繼互聯網之后又一個產業爆發點。目前,我國的文字識別、語音識別、中文信息處理、智能監控、生物特征識別等智能科技成果已進入廣泛的實際應用。正基于此,我國出臺了大量支持智能機器人發展的政策。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機器人被列入政府大力推動實現突破發展的十大重點領域。
老學科迎來新發展前景
機器人工程專業主要以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和認知科學等學科中涉及的機器人科學技術問題為對象開展研究。
從教育部的大學本科專業目錄來看,機器人工程專業和自動化專業都是自動化類下的專業,都是致力于解決生產生活中有關自動化的問題。以北京工業大學為例,機器人工程專業也開設一些和自動化專業一樣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包括數學、物理、電路、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電機驅動與運動控制、自動控制原理等。而諸如機器人機構設計、機器人運動學、機器人動力學、機器人感知技術、機器人導航、機器人智能交互技術、機器學習與智能優化,則是面向智能機器人這一具體領域的新課程。
從學科專業的角度來看,機器人被稱為“最高意義上的自動化”。而在經濟生產領域,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
目前,我國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缺口巨大。隨著機器人在各個行業大規模的普及應用,以及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加迫切。在一些發達國家,機器人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起薪高達6萬美元。在我國,機器人工程相關領域人才年薪也往往高達數十萬元。
于乃功教授介紹,機器人工程專業是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建設重大戰略需求而設立的,與自動化、計算機、機械、電子、通信尤其是人工智能等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工科專業,旨在為創新型國家和北京市創新型城市建設培養急需的精通機器人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體魄健康、品格健全、基礎寬厚、能力潛質突出、創新思維、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就業面廣、適應性強是機器人工程這一多學科交叉融合新工科專業的重要特點。其畢業生可在高校、科研院所、行政事業單位、金融單位、高科技公司等從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系統運行與維護、科學研究及管理等工作。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部分學生會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
我國尤其是北京市大力發展智能機器人技術和產業,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缺口巨大,急需大批既熟悉機器人機構設計,又掌握智能感知、智能決策、運動控制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型智能機器人研發人才。這也為本專業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充裕的就業空間。本專業也是北京市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專業之一。
200多所高校開
設機器人工程專業
由于人工智能的火爆,越來越多考生和家長開始關注與機器人相關的專業。與此同時,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的本科院校也逐漸增多。
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華東理工大學、山東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河北水利電力學院、山西農業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等約30所高校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
記者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公布的2020年普通高校在京招生專業選考查詢發現,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東北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高校,都要求考生必選物理學科。
考生報考時要注意,目前獲批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的本科院校并非在所有省都有招生計劃。有的學校機器人工程專業開設在機電學院,和機械工程等專業一并按照機械大類招生。而北京工業大學機器人工程專業設在信息學部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于2017年獲得教育部批準,2018年開始招生,采取專業招生、相近專業大類培養的方式。
有關專家提醒,考生在報考前要細致調查和研究擬報考高校的機器人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盡可能準確地了解專業人才培養特色、實驗條件、學科優勢等信息,再結合個人興趣愛好和職業發展規劃選擇報考的學校及機器人工程專業。
院校培養各具特色
國內各高校開設的機器人工程專業各自具有行業特色和專業背景,在培養方案內容方面也有較大區別。
北京工業大學機器人工程專業充分發揮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優勢,以及學校機器人研究生教育、機器人研發、機器人競賽等資源優勢,重視對學生的外語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標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2018)》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堅持“立德樹人、厚植基礎、突出實踐、鼓勵創新、推進交叉、面向世界”的人才培養理念,以培養“一流人才”為目標,制定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方案,構建了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了環境優良的機器人工程專業校內實驗、實踐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通過實施全員全過程導師制,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星火及大創科研項目等創新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及能力的培養。
在中小學階段對機器人工程專業有興趣特長的考生,可盡早了解機器人的有關情況,減少報考盲目性,對進入大學階段學習機器人工程專業也會有所幫助。